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科研团队 >> 正文
土力学地基基础教学团队
  供稿:   日期:2020年03月17日 15:21   浏览量:[]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我院成立较早的教学团队,主要服务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该专业最早起源于1984年我校机械工程专业设立的土建科, 2000年学校升本,原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调整为土木工程专业。2012年该专业获批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伴随的本专业的发展,课程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2007年,原课程《土力学地基基础》被拆分为两门本科教学课程,分别为《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其中,《土力学》设置为专业基础课,面向土木工程专业所有方向。《基础工程》为专业课,采用对房建方向、道路与桥梁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授课。2013年学院招生土木工程“专升本”该专业仍采用《土力学地基基础》理论体系授课。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历经三十余年的历史沿革、教学团队教学工作一直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团队成员由最初的2名成员发展到现在的8名骨干教师,规模适度。其中教授3名(1名校内教授)、副教授4名、讲师1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 6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占75%)。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职称层次高,是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教学团队(表1)。

1 教学团队成员一览表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学历

研究领域

龚成中

教授

博士

岩土工程

佘跃心

教授/高教研究所所长

博士

岩土工程

 

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

博士

道路工程

陈亚东

教授/学院副院长

博士

岩土工程

何春林

副教授

博士生

结构工程

刘宇翼

副教授

博士

岩土工程

孙华圣

副教授

博士

隧道工程

尹得余

讲师

博士

地下空间

多年来,团队成员一方面围绕学科建设需要推进本科生系列课程的整体建设,另一方面着重加强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改善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很好地满足了专业教育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表2)。

2 立项的课程建设

时间

课程名称

主持人

立项或批准单位

2017

土力学地基基础获批省成人高等教育重点课程

龚成中

江苏省教育厅

2016

土木工程材料获批校级优秀课程

何春林

淮阴工学院

2015

基础工程获批校级精品课程

龚成中

淮阴工学院

2010

土力学获批校级精品课程

佘跃心

淮阴工学院

2010

基础工程获批校级优秀课程

龚成中

淮阴工学院

2008

结构力学合格获批校级网络课程

龚成中

淮阴工学院

在深入挖掘教学传统和教学法积淀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后基础,宽口径,高能力,高素质”的教学原则,凝练提出了创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了传统的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的教学体系,完善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课程体系,拓展了实践性教学的途径。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研教学互促互进;重视以科研促教学,获批校级以上教学成果5项(见表3),有力地促进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的教学。

3教改项目

时间

教研项目

立项或批准单位

2018

基于移动信息化的《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部(蒋洋

2017

基于模块化 “七年一贯制”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省教育厅(佘跃心

2019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

省社科联(蒋洋

2018

“项目引领校企共建多元协同打造”专业认证背景下品牌专业

淮阴工学院(蒋洋

2013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淮阴工学院

2008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重点)

淮阴工学院(刘宇翼)

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改思路,实行新教师听课制度、课程组负责制度、集体研讨会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成果竞赛中均获得了一些高层次的荣誉(表4)。

4 校级以上(含校级)教学竞赛与教学成果奖

时间

教学成果

批准单位

2017年度

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

(指导老师:刘宇翼)

江苏省教育厅

2018年度

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优秀毕业设计优秀奖

(指导老师:刘宇翼)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17.10

第二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专业青年教师讲课二等奖(刘宇翼)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17.03

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成果一等奖(蒋洋)

淮阴工学院

2017.05

江苏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一等奖

(刘宇翼)

中国土木工程学院教委会

2017.06

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

(指导老师:刘宇翼)

江苏省教育厅

2007.03

土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综合成果三等奖(佘跃心)

淮阴工学院

以科研促教学。团队近年来承担了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见表5)、教研项目,教学科研均取得了丰富成果,也获得了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见表6)。

5 团队成员承担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编号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负责人

1

软粘土地基开挖引起已建隧道变形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国家基金委

2017

孙华圣

2

竖向受荷螺杆桩与土相互作用的宏细管机理研究

国家基金委

2014

陈亚东

3

考虑软土卸载变形形状时基坑开挖对隧道长期变形影响机理研究

省基金项目

2016

孙华圣

4

新型根式灌注桩受力机理及承载特性研究

省基金项目

2016

何春林

5

竖向受荷PCC桩与土相互作用宏细观机理研究

省基金项目

2013

陈亚东

6

大直径深嵌岩桩承载特性及位移场研究

省基金项目

2012

龚成中

7

膨胀土地区EPS泡沫减压挡土结构力学性能及应用研究

住建部项目

2014

刘宇翼

8

根键式大直径灌注桩承载机理分析

省教育厅

2014

何春林

9

矩形基础地基承载特性及破坏机理的宏细观研究

省教育厅

2013

陈亚东

6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编号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1

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龚成中 排名第五

2012

2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何春林 排名第一

2016

3

淮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淮安市政府

何春林 排名第一

2015

4

淮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淮安市政府

陈亚东 排名第一

2015

5

淮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淮安市政府

何春林 排名第一

2016

6

淮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淮安市政府

何春林 排名第一

2017

7

淮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淮安市政府

孙华圣 排名第一

2017

8

淮安市自然科学学术优秀论文一等奖

淮安市政府

陈亚东 排名第一

2012

9

淮安市自然科学学术优秀论文二等奖

淮安市政府

陈亚东 排名第一

2014

10

淮安市自然科学学术优秀论文二等奖

淮安市政府

龚成中 排名第一

2012

11

淮安市自然科学学术优秀论文三等奖

淮安市政府

何春林 排名第一

2016

12

淮安市自然科学学术优秀论文三等奖

淮安市政府

何春林 排名第一

2014

13

淮安市自然科学学术优秀论文三等奖

淮安市政府

何春林 排名第一

2012

联系电话:0517-83591148
通信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区北京北路89号
Copyright 淮阴工学院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苏 ICP 备:10033130号-1
淮工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