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6年科技创业、“互联网+”创业大赛的通知
2016年02月29日 00:00 潘子松 

各学院:

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激发同学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为省市创业大赛选拔优秀创业项目,促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决定于2016年2月26日至4月15日举办校2016年科技创业、“互联网+”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1、我校在校学生。

2、担任创业企业法人的我校毕业生(毕业5年以内的)。

3、参赛者以团队形式参加,团队成员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要求团队成员全过程参与。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招生就业处、科技产业处。

承办单位:计算机工程学院。

比赛设评审专家组,专家组将邀请学校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地方和兄弟高校创业指导机构负责人以及创业成功人士等组成,负责复赛和决赛的评议审定,确定获胜团队。比赛设竞赛办公室,负责大赛的筹备、联络沟通、材料收集等具体工作。竞赛办公室负责人:董婷婷、金娅琳。

三、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分别按科技创业项目、“互联网+”创业项目分类进行评审。各参赛项目报名时按项目属性自主选择类别,不可兼报。

2、参赛项目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具有商业价值、市场前景及实施的可行性。鼓励参赛团队结合我校师生的创意创新成果、发明专利、课题项目及技术成果转化等选择创业项目。“互联网+”创业项目包括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互联网+”传统产业、公共服务、技术支撑平台等。

3、参赛团队应对创业项目进行认真策划和论证,开展必要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撰写和上报产品、技术或服务创业项目书(见附件)。拥有或经授权、许可使用的专利及已按公司模式运营的创业企业项目,需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四、赛程安排

阶 段

时间安排

工作进程

承办单位

宣传发动

报名阶段

2月26日至

3月10日

各学院按要求广泛宣传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参赛选手报名。

各二级学院

预赛阶段

3月11日至

4月5日

各学院对报名项目进行预赛评审,确定上报复赛项目,每个学院可报5个以上项目。

各二级学院

复赛阶段

4月6日至

4月10日

组委会对各学院报名项目组织初步评审,确定优秀奖及参加现场决赛项目。

大赛组委会

决赛及表

彰阶段

4月11日至

4月15日

组委会组织现场决赛(包括创业项目现场展示、答辨等),专家组评审决定获奖项目,并对获奖项目进行表彰。

大赛组委会

 

五、比赛要求

    1、为组织好本次竞赛活动,请各学院按照比赛的统一要求落实好各项具体工作。充分宣传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及本次比赛的具体要求,激发同学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安排专人负责比赛的具体事务。

 2、各学院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同学寻找、拟定创业项目,调动专业老师参与学生创业活动的热情,为参赛学生及时提供技术及创业指导服务。

 3、要围绕项目组建完整的创业团队,包括项目技术指导老师、创业指导老师、团队成员的角色分工等。鼓励跨学院组建创业团队,跨学院的创业团队按项目负责人确定项目所属学院。鼓励同学发挥各自专业特长,跨专业组建创业团队。

4、在近三年本校组织的创业大赛中获得过二等及以上奖励的项目不得参加本次比赛。

    六、奖项设置

比赛奖项按科技创业项目、“互联网+”创业项目分类设置,分别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其中,一等奖各1名,奖金各1500元;二等奖各2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各3名,奖金各800元,优秀奖各6名。设优秀组织奖2名, 奖金各1000元。

七、参赛方式

1、每个学院可推荐5个以上项目参加复赛,每个项目团队应由3至5人组成,包括团队负责人以及项目技术、推广、营销及财务核算人员等。并根据需要确定项目技术指导教师、创业指导教师。

2、报名办法:参赛团队请在招生就业处网站(http://zjc.hyit.edu.cn/)下载项目书。各学院负责本院参赛项目的预赛和复赛申报工作,并将选出的复赛参赛材料于4月6日前报送给计算机工程学院金娅琳老师,联系电话:83591155。

    八、注意事项

1、本次大赛不收任何费用。

2、参赛创业项目书应自行撰写,如发现有抄袭或知识产权纠纷的,即予取消其参赛资格、追回奖励,比赛主办方不承担因项目参赛及实施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3、主办单位拥有本届比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                         

2016年科技创业、“互联网+”创业大赛项目书撰写指南及文本、评分细则

 

                           招生就业处  科技产业处  

                           二○一六年二月二十六日     

                            


 

Copyright 淮阴工学院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苏 ICP 备:100331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