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近日,建筑工程学院组织2024级学生赴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及河下古镇等地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实践研学、主题研讨等形式,引导学子感悟伟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伟人风范
四月的淮安,春意正浓。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周恩来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周恩来纪念馆,师生们怀着崇敬之情瞻仰周总理汉白玉坐像,肃立鞠躬、敬献鲜花。通过馆内三万余件珍贵文物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周总理从少年立志到投身革命、建设新中国的光辉一生。西花厅复原展区简朴的陈设,简朴的办公生活场景生动展现了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纪念馆内,许多师生驻足凝视周总理生前穿过的中山装,衣服上清晰的磨损痕迹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
在周恩来故居,师生们从青砖灰瓦间追寻伟人成长足迹。少年读书的厢房、简朴的生活器具,诠释了"事能知足心常泰"的家风。数字化展陈中,万隆会议VR体验、家书手稿等让历史"活"起来,有同学感慨:"周总理'民生疾苦为念'的笔迹,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创新实践载体,深化精神传承
漫步千年古镇,同学们以新的视角观察古建筑。飞檐的弧度、砖缝的工艺、门窗的榫卯......这些平时课堂上的知识点,此刻都有了精神的温度。学习"十年磨一剑"的治学态度,于非遗工坊体验匠心传承,将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凝聚青春力量,践行时代担当
活动后,师生们围绕"历史照进现实""青年责任担当"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有同学结合专业提出乡村振兴技术赋能方案,有同学倡议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周恩来精神转化为勤学笃行的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此次活动实现了红色铸魂与专业育人的深度融合。未来将持续创新载体,引导学子以周恩来精神为灯塔,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