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头人
2018年03月01日 00:00 潘子松 

胡兆辉,男,1964年4月生,江苏淮安人,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1987届农学专业毕业生,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农经师,现任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江苏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法人代表。

毕业后,他工作的第一站是江苏省国营白马湖农场,先后任农场分场农业技术员、农场种鸡场场长、书记兼饲料厂厂长、分场副场长、农场种子公司经理兼农业科长;1993年1月开始走上农场领导岗位,任党委委员、农场副场长,1997年3月任农场场长,1998年3月任农场场长兼党委书记。在任白马湖农场主要领导职务期间,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场制宜、扬长避短,紧紧依靠农场领导班子的集体力量,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仅用三年不到的时间,把白马湖农场发展成为江苏农垦最大的种子生产基地和全国知名的国家级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带领农场一举走出困境。一是闯出了一条走种子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加大与种子科研育种部门的合作,大力发展种子生产和经营,农场种子公司一年一大步、效益连年翻番,从起初的仅满足场内用种的、年销售十几万公斤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市场网络遍布若干省份、烘干、加工、仓储设施配套、年销量2万吨以上、年净利润1000多万元的大企业,资产也从起初的十几万元增加到几千万元。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针对白马湖农场地下水位高、又是棉花枯、黄萎病高发区,棉花产量低且品质差,棉花种植效益难以提高的实际情况,大胆提出了大力发展稻、麦两作的新思路,积极实施“旱改水”工程,打破农场长期以来的种植习惯,全场农业生产水平实现了新的飞跃。三是深化改革,精简机构。针对农场人均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经营机制不顺等情况,大刀阔斧推进农场体制改革、农业生产经营责任制改革和场办企业改革。机关由原来的15个科室精简为9个科室,机关工作人员也由原来的100多人精简为30多人,大大提高了农场机关的工作效能。

2000年1月,胡兆辉同志开始走上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岗位。在分管江苏农垦现代农业建设工作期间,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以及农垦集团党委关于农垦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起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要求,坚持推动垦区上下完善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发展始终走在了全省和全国农垦的前列,被农业部农垦局肯定为全国农垦构建国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样板。一是持续推动农业土地配置方式改革。主要经历了租赁经营、模拟股份制承包经营、集体及联合承包经营三个阶段。土地租赁经营制度于1999年在垦区各农场全面推行,实质是将家庭农场确立为生产经营主体,放开家庭农场的生产自主权、产品经营权、物资采购权和用工自主权,农场不再直接从事经营。2006年提出了模拟股份制承包经营,其核心思想是,用现代企业股份制理念经营农业土地资源,以模拟股份制实体组织作为土地承包经营主体,承包体按照股份制法则进行农业上的决策、投资、生产和分红,实行“农场持股、职工参股,先交后种、统一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2011年,为适应垦区种植业资源整合的发展要求,在原模拟股份制经营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集体种植,并对联合承包经营方式进行完善,将土地经营承包调整为土地生产承包,仅将生产过程承包给联合起来的干部职工,干部职工按照约定分配比例获得收益。二是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努力和发展,垦区已形成大华种业、米业集团、麦芽公司等三大国内知名的龙头企业。作为三大龙头企业的董事长,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大华种业已发展成为全国种业十强企业,种子市场份额稳居全省40%以上;米业集团进入全国行业前五强,在南京主要超市苏垦大米的销量占其大米总销量的60%左右。麦芽公司位列全国行业前五强,垦区成为全国三大啤麦生产基地之一。三是持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大华种业被认定为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成江苏省小麦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实施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育种项目。“农技人员+农机化”成为主要生产方式,稻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用全省1.34%的耕地生产了全省3%的粮食。苏垦米业成为全国稻米质量追溯标杆企业,南京亚青会、青奥会运动员食用大米唯一供应商和南京市主城区中小学食堂用米主要供应商。四是持续推动农业资本化运作。2011年,全面整合垦区农场种植业和龙头企业的资源,组建了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农业专业化、公司化、资本化发展新平台,形成了农业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发展、对外全面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农业产业发展能力、资本运作能力、战略资源掌控能力得到新提升。

自担任江苏农垦主要负责人以来,胡兆辉同志紧紧围绕“现代企业集团”发展目标,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区”功能定位,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持续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风险防控为底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加快优化发展空间格局,促进了农垦集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垦区社会和谐稳定,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位居省属21家企业第6位和第3位、全国34个垦区第7位和第3位。


 

Copyright 淮阴工学院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苏 ICP 备:10033130号-1